弘扬非遗文化 赋能课后服务
【发布日期:2023-10-26】 【来源:】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莆田市教院附小为确保“双减”、课后服务切实有效落实,学校开展“5+2”课后服务模式,家校配合,为学生提供温暖有爱的“润心”课后服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提高。学校以“非遗传承”为主题,整合我校已有外聘课程、社团,开发教师资源,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一、非遗中国

“非遗中国”课程的开展,为孩子们提供了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以下专题:扎染、油纸伞石碑拓印蓝晒染色画趣味折纸神奇中草药同心中国结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的认知和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让更多的人群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有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二、莆仙民俗

莆仙民俗课程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兴化历史的了解,传承莆仙传统文化,开展以下各项活动,如:了解莆仙戏曲脸谱中颜色的含义及搭配、莆仙戏曲中的双缨枪和马鞭等;了解九鲤鱼灯的历史由来及文化内涵,并动手制作一支鲤鱼灯;了解妈祖特殊服饰中体现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并制作创意书签;了解五福概念并制作妈祖文创五福灯......学生在专题活动中加深对莆仙民俗的了解。

三、女工手作

“传承女红艺脉,传播传统文化”,学校与莆田市老年大学共建,开展“刺绣”和“女工”课程。莆田市老年大学的老师通过介绍刺绣的起源,种类,特点并示范长短针、回针绣、缎面绣、结粒绣等的区别,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分线、穿针和引线,孩子们慢慢感悟刺绣魅力。女工课程设置了制作布艺花、盘扣、玩偶等,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针线活的爱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方便生活,美化生活。

通过课后服务非遗传承系列课程拉近了同学们与传统非遗技艺的距离,引导同学们认识非遗、走进非遗、热爱非遗,让非遗传承的种子不断在校园生根、生长。(图片:各社团教师  文字:何晶晶  审核:欧东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15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闽ICP备15023619号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136号